健身房办卡翻车,好处只有转卖出价。

近日据央视报道,许多健身房在办卡时存在消费陷阱。不少消费者在办卡时只顾关注优惠活动和价格,却忽视了卡内余额使用等问题,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陷阱一:充值卡大腿不知情。
很多健身房采用预付费模式,消费者在办卡时需要充值卡内余额。但许多消费者在办卡时未被告知卡内余额的退还规则,导致后期无法退卡或者退卡受到很大限制。
陷阱二:员工打骗人的擦边球。
在办卡时,员工会告诉你,本次赠送的课程只有在健身店消费过后才能使用,这也是骗子们常常采取的敛财之道。但实际上,国家对于赠送课程的使用并无限制,员工的话只是销售手段。
陷阱三:卡内平台费和保险费。
在办卡时,员工通常会告诉你,你的卡内余额还需支付一定比例的平台费和保险费。然而这种费用并未纳入合同条款中,也未经你的签字确认,故合同法并不认可收取这种费用。
陷阱四:收银员巧设无限消费陷阱。
在购买健身商品的过程中,收银员会通过偷梁换柱、同时开具多张购物凭证等方式来骗取你的消费。消费者切勿被收银员的绕弯大法所低估,多查核购物凭证的数量和单价。
陷阱五:办卡免费健身课程已上演双倍经济陷阱。
办卡时的免费健身课程并非无条件赠送。在实际中,消费者办卡并不能如期获取免费健身课程,还需要支付额外金融来完成。
总之,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,三思而后行。健身房在想方设法敛财的同时,客户的身体与财产也成为了他们奸商的赌注。
总结:
健身房办卡的五大坑,小心踩进去,大摊貌似是把优惠,实则等于自掏腰包。